你好,我是涵柏,欢迎你继续跟我学习写作。
今天,我们将前往第 3 个目的地,演讲稿的写作。我想在你的成长生涯中,或多或少都曾在公众场合,通过语言、肢体、神态,鲜明、完整地表达过自己的见解和主张。无论你喜欢与否,演讲都是说服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。
从历史上来看,一些重大的历史时间节点往往会有一篇传世的演讲稿问世,比如美国内战中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,美苏冷战中丘吉尔的铁幕演说,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讲稿《为人民服务》等等。虽然,我们可能遇不到这样的场合,但在公司内的一些场景中,总会有这样的考验等着我们。所以,了解一篇演讲稿怎么写,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至于演讲稿更多的意义,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论证了,我想你是清楚的。
但在开始讲解之前,为了对齐思路,我要对演讲的定义做一个广义上的解读。在我看来,我们所写的个人总结和演讲稿的写作模式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,就如同诸葛亮写的《出师表》,也是一篇好的演讲稿。因此,这节课我在分享演讲稿的写作技巧时,其实也就把个人总结如何写涵盖在里面了。
单说一些技巧,举例子,对于演讲稿来说,你的体会可能并不会很深。所以我思前想后,还是决定找一个演讲主题,按照步骤拆分,你跟着我一步步去写,从中去学习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。
闲话少叙,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吧。
演讲往往是命题作文。那我们的演讲稿用什么来作为主题呢?
我想 2020 年最火的一个词,一定是内卷。我记得前不久有朋友问我,人应该怎么避免被内卷化?这实在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。假设,你接到了公司派给你的一个任务,请你以“内卷”作为主题,自找角度,写一篇 2500 字左右的简单演讲稿。
现在,我们就从头出发,分 4 步来完成这篇演讲稿吧。
写演讲稿需要思考的第一件事,就是怎么让一个空泛的主题落地生根。比如,在当前的语境下,内卷是人人可卷,事事可卷,但我们总不能毫无重点地去谈论这个词吧,总得有个切入口。
那怎么寻找这个切入口呢?我的方法是:落实到个体生命上去。你想想看,对听众而言,没有人喜欢那些大的、高的、虚的、喊口号式的东西,他们想听到的是平易近人,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。所以,我们选择的切入点一定是要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有关。
你可能会有疑问了,演讲不是要升华吗?当然是的,但一定是从身边事的体悟中去升华,而不是凭空升华,否则,就只会让人觉得演讲人做作。
另外,我还得啰嗦几句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为何会经常性地反感一些宏大的写作命题?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很难找到切入口。这个时候,你要记着我上面说的,你得把自己融进去,写自己经历的人和事。比如,在每年国庆的时候,总有朋友问我,你看看这个演讲题目“为祖国骄傲”多空泛啊,该怎么写?我说,你要把祖国具象化,把它们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,一个个具体的人。这样演讲的题目就不再是为祖国骄傲,而是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背后的精神骄傲。
写年度总结也是这样的。你认真想想,什么才能打动人?一定是一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。因为只有体验了,时光才不会虚度,体验了,这些感受才会属于你,你才能因此而创建出属于你自己的生活,进而把它拿出来分享。
好了,言归正传。根据这一点,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:如果我们把内卷当作大的时代环境,我们发现自己是无法改变的,因为它是一个系统,你无力与之抗争。唯一能做的是什么呢?还是得从自己出发,从改变自身出发。你管不了别人,但可以先改变自己。
那要改变自己,首先我们得知道改变什么。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个人价值。这下我们的切入口就找到了,题目也就出来了,那我的题目就是:《“内卷”时代,自我如何应对?》。
有了题目,我们就可以用“一句话法则”来确定主线:明白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个人价值,才能知道自己要改变什么,坚守什么,从而抵抗内卷所带来的无奈和焦虑。
现在切入口和主线我们都找到了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立框架。怎么建立框架呢?还记得我们在方法篇第 5 课中学过的三段式吗?对演讲来说,这种模式是非常实用的。具体来说,三段式就是: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。确定了之后,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相应的观点和论据放进去。
就我们确定的演讲题目而言,这个三段式分别是这样的。
是什么:2020 年最流行的词汇是“内卷”,那什么是内卷?它的具体表现在哪里?
为什么:为什么会出现内卷?在我看来,是因为在各个领域,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,互联网、金融和房地产这三驾拉动经济的马车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瓶颈,增长乏力。如果这个蛋糕足够大,即便在分配不均的情况下,很多人还是可以分到一杯羹的,但现在很多人都分不到了。所以我认为,内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新经济增长乏力。
怎么办:当经济乏力的时候,我们都知道得推动经济发展。那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?找到了原因,我们就能对症下药了。
细心的同学也许已经发现了,这个三段式就是我们在谋篇布局中讲的触发、冲突和结局,这个是完全相通的。
确定了三段式,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论据。这里我不讲有哪些论据,因为这是作为写作者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,我着重聊聊对演讲稿来说哪些论据很重要。
道理很简单,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。就像大家都知道苹果砸了牛顿的故事,但不一定知道牛顿三大定律。故事可以是别人,也可以是自己的。我的建议是,一篇演讲稿中不能都是别人的故事,得有自己的经历。首先就是它可以打动人,离听众不那么遥远;其次是因为自己亲历的故事可以有独特的内部视角。另外,请记住我在方法篇中讲过的,写故事得有细节和画面感。
数据常常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,在具体论证某个观点的时候,如果能用上一种数据,就会显得格调很高。
虽然我们常说,不能迷信权威,但要知道任何组织的形成、管治、支配均建构于某种特定的权威之上,适当的权威是能够消除混乱、带来秩序的。演讲也不例外,我们需要让名人为我们的观点背书,他是能够让听众接受的。不过,需要提醒你的是,我们已不再是中小学生了,在引用名人名言的时候,不要再引用那些司空见惯的话语。
在完成第二步以后,基本框架就出来了,接下来要做的是写开头。
演讲稿的开头,不像写故事的开头要求那么高。它更为看重的是,你能否在第一时间拉近和听众的距离。我记得我原来在高校工作的时候,指导学生写演讲稿,我会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,去看 TED 的讲演视频,去总结他们开头的模式,你也可以试试。
在我看来,演讲稿的开头主要就是这样两种。
比如有一个名为《没睡好的人,脑子里都是垃圾》的 TED 视频,他的开头就是这样的:睡眠,占用了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,但是真正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吗?
比如在《20 岁光阴不再来》这个 TED 视频中,他的开头就是如此:我 20 多岁的时候,见了我第一位心理诊疗的客户。那时,我是伯克利大学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生,一名 26 岁的女士,名叫亚里克斯,第一次诊疗时,亚里克斯穿着牛仔裤和宽大松垮的上衣走进我的办公室,坐在沙发上,踢掉高跟鞋,然后告诉我她要谈谈男人问题。听到这,我松了一口气,因为我同学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个纵火犯……
这里,我需要给你一个 tips,就是用故事作为开头,一是要确保这个故事足够有趣,二是这个故事不要太长,而且讲完后最好点下题,否则听众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。
说完开头,我们就得聊聊叙事节奏了。你可能会好奇,我为什么要把叙事节奏单独拿出来说。这是因为不同于书面写作,演讲稿是要讲出来给别人听的,所以节奏更为重要。节奏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,可以调节听众的注意力。
那么在写的时候,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在方法篇第 7 课中,我专门讲了叙事节奏,提到了叙事的速度感、力量感和变化感,这里我就不再展开讲了,知识点还是那些知识点。但在演讲稿的撰写中,有一种技巧很重要,那就是记得使用段子,也就是要学会开玩笑。适当的开玩笑,既是调节现场气氛的有效手段,也是让演讲稿内容产生变化感的方式之一。
接下来,我们就要把前三步做的准备投入到演讲稿的写作中了。为了讲解方便,我把全文贴了出来,并为每个自然段落都编上了号。另外,在文章中,我是怎么把控叙述节奏,怎么刻画细节的,我一一都会为你标注出来,提醒你去注意。
1-2 部分,我用了一个问题作为开头,开门见山。
3-4 部分,相当于三段式中的“是什么”。首先,我使用了路标,其意义在于用问题引发思考以后,过渡到下一部分。其次,我们给出了内卷的定义。这里,我没有谈内卷的具体表现,换到现实情况下,你也可以加些具体表现在其中。
5-6 部分,相当于三段式中的“为什么”。请你注意,我在论证的时候扩大了范围,其实是为了说明其影响深远。这种技巧也很常见,就比如我们谈论睡眠的重要性,我们不止说黄种人,白种人和黑种人也是这样。
7-24 部分,相当于三段式中的“怎么办”。这是这篇演讲稿的核心内容,我用了很多技巧,也给出了我的观点,最后升华点题。
现在,这篇演讲稿我们就完成了,难度有,但还是很好攻克的吧!
关于这节课内容的一个总结,你可以通过以下图示查看,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。
这里我想延伸两个话题,也是对你写演讲稿很有帮助的。
话题 1:演讲稿一定要有“逼格”
这个话题我之所以放到总结里面来讲,是因为当有人点破的时候,你会觉得很无聊,像是在玩文字游戏。我记得,罗永浩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观众不讨厌装逼,讨厌的是装逼装得不好;观众不讨厌吹牛逼,讨厌的是牛逼吹得不好。”
所谓逼格,主要体现在两方面,一是词语使用有逼格,二是使用的名人名言有逼格。比如,不要说“让我们分析一件事”,而是“让我们把这件事解构”,不要讲“据说”,而要说“相关证据表明”。
使用的名人名言有逼格,你应该也感受到了,我在演讲稿中用到的部分名人,并不都是大众所熟知的。
话题 2:演讲稿一定要有金句
这是为了方便传播。所谓金句,就是那些高大上的话,要力透纸背。怎么写呢?首先,要特别注意押韵,这样才会朗朗上口,容易传播;其次,你得给人启发。
比如,我在演讲稿中写的“它让我明白了,独立、自由、权利不用来争取的话,它就是一张废纸”;再比如“有时候,你还得去撞南墙,撞得头破血流了,你才有感受,你的思维才不会那么僵化”。
好了,到这里整节课就结束了。再次提醒你一下,学习这节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文中的批注,尤其是括号中的内容。在看的时候,如果你对哪个方法有遗忘,就一定要去复习方法篇中讲过的技巧。
这节课我交付了一篇演讲稿,其中在讲“内卷”是什么的时候,我省略了它的具体表现。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,请你通过讲故事、举例子的方式,写写内卷的具体表现。别忘了,写的例子或者故事得有细节和画面感哦!
期待你与我共创内容,也希望今天这节课能帮助你在今后的职场道路中越走越远。